(相关资料图)
伴随着盎然的春风,走进位于泾县的马头林场,整洁宽敞的沥青路、绿树成荫的行道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立夏”过后,气温渐高。马头国有林场的负责人彭叶青正和同事在种苗育苗温室大棚内,查看幼苗生长情况。“我们要求工作人员早上去,下午去,一天两遍巡视,温度过高,要把大棚两边给它通风、降温,防止温度过高把苗烧坏了。”彭叶青介绍道。
幼苗在舒适的环境里,尽情吸收着养分。而在另一边,生态护林员的巡山脚步踏遍了山林的边边角角。从山场的满目疮痍到如今森林覆盖率达93.5%,他们在用心守护着林场里的每一片青绿。
彭叶青告诉记者,马头国有林场物种资源丰富,目前拥有物种260余种,从建立良种基地以来,共为国家提供良种壮苗28,000,000株。
马头林场于1918年建立,是安徽历史最悠久的国有林场。2022年,林场建成安徽首个林业物联网系统,管线、电力、网络升级“上山”,逐步实现远程控制林区自动化供水,森林防火由“物防”向“智防”转型,还将为发展“物联网+林药”“物联网+森林康养”提供技术支撑。
林长制的浩荡春风,激活了马头国有林场的“一池春水”。自2017年成为林长制改革示范点以来,该林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合作经营,引进社会资金近1亿元,将4000余亩退化林改造成特色花海果园,把老场部办公房和老职工宿舍打造成精品民宿,建成综合性旅游度假区—马头祥养生观光园。
如今,这座养生观光园被评为AA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达15万人次。在此基础上,林场又一座招商引来的野生动物园正傍着苍翠林海破土动工。同时,实施马头国有林场林业碳汇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展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2笔、融资78万元,完成全省首单森林碳汇价值保险。林长制改革,让百年老场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业态新、机制活的改革之路。“开车行驶在路上,满眼皆是绿意,处处芳菲浸染。”再入马头,感叹:马头变了。
截至目前,马头国有林场已经生产优质苗木2810万株,种子1.11万斤。今年以来,林场的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10万元、林业收入也达到了150万元。如今,老区泾县人民在“两山”转化的大道上越走心情越舒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