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旬邑县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完成两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其中,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开展,填补了医院在该领域的空白,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奠定了技术基础。
病例一:患者系青年女性,以“咳嗽10天,加重3天”之诉入院,行胸部CT示:右肺上叶囊性病变及肺脓肿可能。学科带头人韩晓惠、副主任医师韩芳芳、主治医师潘凤仔细评估患者,并查看相关检查,表示患者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患者为年轻女性,但心理耐受力差,无法耐受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经讨论,拟给予患者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积极完善检查前准备,5月25日,副主任医师韩芳芳、主治医师潘凤在手术麻醉科同事的配合下完成我院首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检查持续约20分钟,患者全程无任何体动与呛咳,检查完成后迅速苏醒,身体反应良好,毫无不适感。
病例二:患者系中年男性,以“咳嗽、咳痰伴气短10余天”之主诉入院,完善胸部CT检查示:右肺门占位伴右肺上叶阻塞性肺不张,右肺下叶后壁空洞,局部与胸膜粘连,考虑癌性空洞;双肺弥漫性结节灶,转移可能;纵膈淋巴结肿大。副主任医师韩芳芳与主管医生杨高飞结合患者肿瘤系列及肺结核系列等相关检查考虑患者肺恶性肿瘤可能,同时不排除合并结核可能,请学科带头人韩晓惠查看患者后表示有支气管检查指征,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同意支气管镜检查。5月25日,副主任医师韩芳芳在局麻下为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术,镜下可见:右侧支气管管口黏膜充血粗糙,见结节样隆起支气管狭窄,右肺上中下叶支气管黏膜见散在结节样隆起,致各管腔狭窄、远端窥视不清,并于病变位置行黏膜活检送病理,刷检送抗酸杆菌及瘤细胞、灌洗送抗酸杆菌、瘤细胞、153种病原体、环节导等相关检查。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平稳。支气管镜检查为疾病的快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
副主任医师韩芳芳指出: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是呼吸科一项核心医疗技术,对呼吸系统许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常用于诊断气管肿瘤、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亦用于抽除痰液,取出气管、支气管异物或钳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是指在局部麻醉+静脉镇静、镇痛的前提下,将支气管镜经鼻腔或口腔插入气管和支气管腔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方法。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更安全,减少了患者因恐惧、憋气、剧烈咳嗽等问题导致的病情延误情况发生,增加了患者的可耐受性、拓宽了支气管镜检查的范围。
编辑:李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