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老师,跟着您学习没有多久,头一次发言,想把自己的内心打开,晒晒太阳,让自己不再纠结一些事情。但是说实在的,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答:对呀,任何一件事情都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需要打破我们过去的惯性。就像上一位发言的朋友,他想过自己的生活,这个想法我们都知道。我们要追寻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要过回我们自己的生活,道理简单吧?但是我们做起来依然不容易,因为我们习惯了在意别人的看法,习惯了活在别人的标准和认同当中。
(相关资料图)
我们有过去的思维惯性,有过去的行为惯性。有的人遇事就是发脾气呀,遇事就是想退缩呀,总是调动不起来积极性……这些都是我们的惯性。
要想改变惯性,是需要我们有毅力和长时间的坚持才可以。如果我们做事情还是不自觉地回到过去的惯性当中,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是正常的,我们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
能打破自己的惯性重新走上另外一个轨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做到了,那真的要恭喜自己。如果我们当下还没有做到,也是正常的事情,只不过下的功夫还不够而已。所以,我们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认同和自信。人是自信的,内在是积极的,整个人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问:有时候就感觉我就是像老师说的这样。感觉一说就懂了,然后一做就又不行了。
答:一定要一边学一边习。比如说我们今天听了这番道理,叫学。那什么叫习呢?我们时刻地调整自己、认同自己,这叫做习。绝不是听完了,明白了,明天还那样子,没习是没用的。人不能逃避,因为是没有地方逃的。
我们说什么人勤奋呢?比如说,我们每天学习的内容,觉得哪一句话特别对应我们当下的状态。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去调整自己,而不是放任它,否则没有办法改变。
假设我们是一个领导者,然后我们有一个员工,我们就和这个员工讲,这个工作应该这样干。他说:“好,我知道了”。这样是没用的。什么样的员工会上进呢?我们和他说这样干。他说“好,我知道”。然后他马上就去试。这样的人,前途无量。因为他不停地在习、在做,他真的在改变他自己。而不是只说“我知道了”,明天还那样做,这是不知道。所以只有“习”才会给人带来力量。
本文稿,取自虚空先生直播的音频,由于直播中穿插有听众问答,稿件冗长,虚空先生未能过目,编排和整理是在确保先生解读原意的基础上,由热心听众完成,舛误难免,恳请读者海涵指正。
整理 |虚空颜若
校对|虚空麦麦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关键词: